進口食物的安全管制二零二二年進口食物統計數字食物監測及食物投訴處理二零二二年食物監測計劃的統計數字食物事故處理食物安全條例的實施情況食物貿易商入門網站活食用牲口的食物安全管制風險評估風險評估研究營養標籤食物安全標準風險傳達世界衞生組織合作中心防治蟲鼠蚊患的風險評估及監察鼠患的風險評估及監察機場的病媒監察工作跨境合作其他防治蟲鼠工作

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於二零零六年成立,負責加強食物安全的規管,以保障市民健康和提升市民對食物安全的信心。食安中心下設四個科別:風險管理科、風險評估及傳達科、機構及系統管理科和行政科。

風險管理科是保障食物安全的執行單位,工作包括食物監測、執法行動、處理食物事故(包括調查在食物業處所發生的食物中毒個案)、進口管制和簽發出口證明書,以及活食用牲口的檢驗和測試等。風險評估及傳達科是研究和發展單位,負責進行風險評估,就食物安全標準提供意見,以及向公眾和食物業發布食物安全信息。機構及系統管理科負責制定以資訊科技支援業務模式轉變的長遠策略,並訂定有關重整業務流程、運作程序及資訊管理的策略性建議,以便開發可更有效支援數據分析及風險評估的電腦系統。行政科為食安中心提供行政支援。

進口食物的安全管制

我們的食物大部分來自香港以外的地區,因此,管制進口食物是食安中心的重要工作。

進口管制程序包括實施進口前驗證制度、檢查進口文件,以及在各進口管制站進行監測工作。有關程序主要針對一些高風險類別的食物,例如野味、肉類、家禽、蛋類、奶類和冰凍甜點。

回到頁首

二零二二年進口食物統計數字

申請冷藏/冷凍(冰鮮)肉類及家禽進口許可證獲批准的個案 50,909宗
申請野味、肉類、家禽及蛋類進口准許獲批准的個案 1,178宗
申請奶類及奶類製品進口准許獲批准的個案 398宗
申請冰凍甜點進口准許獲批准的個案 510宗
在食物管制站對運送食物的車輛進行重點檢查 12,057架次

為確保進口食物安全,食安中心其中一項日常工作是與各國駐港領事館、內地及海外的食物主管當局、進口商、香港海關及其他有關機構保持密切聯絡。 

進口冷藏食品的2019冠狀病毒病病毒檢測

為配合政府防範2019冠狀病毒病病毒通過進口冷藏食品傳入的整體策略,食安中心自二零二零年年中起在進口層面抽取各類冷藏食品及其包裝樣本,進行預防性的2019冠狀病毒病病毒檢測。隨著社會復常,抽樣工作已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中終止。截至二零二二年年底,食安中心已檢測超過48,000個來自64個國家/地區的冷藏食品及其包裝樣本。

日本食品進口本港的管制措施

食安中心對日本食品進口本港正採取管制措施。根據二零一八年頒布的《更改食物安全命令》,從日本茨城、栃木、千葉和群馬四個縣進口的蔬菜、水果、奶和奶類飲品及奶粉必須附有由日本農林水產省簽發的輻射證明書,指明食品來自哪個縣,以及證明有關食品的輻射水平沒有超出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指引限值。此外,有關出口商必須持有及提供由農林水產省簽發的有效出口商證明書,證明該等向本港出口的食品在日本均可供銷售,即該等食品的輻射水平已符合較食品法典委員會指引限值更嚴格的日本限值,且就輻射防護而言適宜供人食用。至於對來自福島縣的上述產品,進口禁令則仍然有效。

鑑於日本政府早前公布擬於二零二三年把經處理的核廢水排放至海洋,食安中心為了提高日本進口食品檢測結果的透明度,由二零二二年十二月起在其網站公布日本進口食品的每月檢測結果。

回到頁首

食物監測及食物投訴處理

為確保本港的食物可供安全食用,食安中心持續進行食物監測和檢測,並採取執法行動。食安中心在食物供應流程的每個階段(即進口、製造、批發和零售)都會抽取樣本進行檢測。

二零二二年,食安中心檢測了約63,800個食物樣本,比例為全港每1,000人約抽查九個樣本。

食安中心對食物樣本進行微生物檢驗、化學分析及輻射水平檢測,以評估食物是否符合法定標準和標籤規定。

文錦渡食物化驗室專責對主要從內地進口的農產品進行快速和全面檢測,提供的化驗服務有:

  1. 檢測新鮮蔬菜和水果是否含有除害劑殘餘,包括水胺硫磷、甲胺磷和其他有機磷類除害劑、氨基甲酸酯類除害劑和擬除蟲菊酯類除害劑

  2. 檢測穀類和穀物是否含有除害劑殘餘,包括水胺硫磷、甲胺磷和其他有機磷類除害劑、氨基甲酸酯類除害劑和擬除蟲菊酯類除害劑。

  3. 檢測未經加工的奶類是否含有獸藥殘餘和三聚氰胺。獸藥殘餘包括氨基糖類苷類藥物、β-內酰胺類藥物、氯霉素、頭孢噻呋、林可霉素、大環內酯類藥物、多肽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磺胺類藥物、人造激素、四環素類藥物和甲氧芐氨嘧啶。

食安中心會針對不合格的監測結果採取執法行動。除評估某些食物的風險和制訂食物安全策略外,中心還會定期檢討和分析食物監測計劃收集所得的數據,以便進行專題研究。

二零二二年,食安中心共處理4,834宗食物投訴。

回到頁首

二零二二年食物監測計劃的統計數字

(甲) 食物樣本測試及檢驗

測試及檢驗 數目 # 百分率 #
化學測試
化驗樣本 44,549個 --
合格的樣本 44,448個 99.8%
微生物檢驗
化驗樣本 14,747個 --
合格的樣本 14,730個 99.9%
輻射水平測試
化驗樣本 4,496個 --
合格的樣本 4,496個 100%

# 不包括在二零二二年檢測輻射水平的9,346個日本進口食物樣本。

(乙) 就食物標籤採取執法行動

檢查食物標籤數目 55,192個
提出檢控數目 151宗

食物抗菌素耐藥性監測計劃

政府推出《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2017-2022)》,臚列香港為控制日益嚴重的抗菌素耐藥問題而進行的行動和活動。食安中心自二零二二年一月起對食物中的抗菌素耐藥性進行恆常監察,從零售層面收集逾2,000個食物樣本(包括生肉和即食食品)進行檢測,以確定當中是否含有超廣譜β-內酰胺酶耐藥性腸道桿菌、耐碳青霉烯細菌(包括腸道桿菌、鮑氏不動桿菌和綠膿假單胞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和耐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在生肉樣本和即食食品樣本中,驗出超廣譜β-內酰胺酶耐藥性腸道桿菌的比率分別為59.9%和10.1%,驗出耐碳青霉烯細菌的比率則分別為20.9%和2.5%。

回到頁首

食物事故處理

食安中心每天監察本地和海外的食物事故。年內,通過食物事故監測系統偵察到的食物安全事故約有2,500宗。食安中心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對消費者構成的風險、本港的規例,以及問題食品有否在本港出售,以決定最恰當的風險管理行動。

此外,食安中心會就食物事故與有關的衞生當局、進口商、分銷商和零售商聯絡。如有需要,更會採取相應行動,例如要求業界停售有關食品、適時進行食品測試、向相關業者發出警告,以及指令回收所涉食品等。食安中心會向業界發出快速警報,通知他們最新的情況。如食物事故對本港市民的健康構成影響,食安中心會發出新聞公報,向消費者提供建議。如果預期市民或會通過網購、旅遊或其他個人渠道取得相關食品,食安中心會在網站發出"食物事故報表"。二零二二年,食安中心就食物事故發出了72則業界警報和91則新聞公報,並發出349份食物事故報表。

風險管理組轄下的食物事故應變及管理小組由醫生和護士組成。該小組與衞生防護中心合作,聯手調查在食物業處所發生的食物中毒個案及由食物傳播的疾病,研究食物中毒的成因,並協助追蹤問題食物的來源。此外,小組會向負責處理食物的人員講解食物、個人及環境衞生的知識。二零二二年,小組就發生食物事故的食物業處所進行了156次造訪及調查,發現最常見的病原體是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諾如病毒、金黃葡萄球菌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至於食物中毒事故最常見的三個成因,依次為食物貯存溫度不當、食物被器具污染及熟食受到生的食物污染。

回到頁首

食物安全條例的實施情況

在《食物安全條例》(第612章)下設有食物追蹤機制,以便政府在處理食物事故時更有效追蹤食物來源,並迅速採取行動。除已按該條例附表1所列的其他條例登記或取得牌照的食物進口商和分銷商外,所有食物進口商和分銷商均須向食環署登記。截至二零二二年年底,已登記食物進口商有11,142個,已登記食物分銷商則有9,183個。該條例又賦權食環署署長作出食物安全命令,禁止進口和供應問題食物,並命令回收該等食物。

回到頁首

食物貿易商入門網站

食安中心善用資訊科技為前線同事的工作提供更佳支援、強化中心的食物進口管制能力,以及方便業界。為此,機構及系統管理科分階段推展食物貿易商入門網站(入門網站),由二零一九年十二月起食物貿易商只要開立使用者帳戶,便可以接收有關食物安全及進口管制通知的電子信息,並在網上進行多項工作,例如辦理食物商登記和續期的申請以及更新食物商登記資料。所有與進口相關的功能已於二零二一年五月全面推行。

二零二二年三月,入門網站更擴展至涵蓋與出口相關的服務,食物貿易商可在網上申請出口證明書(即動物製食品衞生證書和食物檢查證書)和繳交申請費用。

回到頁首

活食用牲口的食物安全管制

獸醫公共衞生組和屠房(獸醫)組主要負責活食用牲口的進口管制,以及就活食用牲口的獸藥殘餘和具公共衞生重要性的疾病進行監測。

為落實"由農場到餐桌"的概念,食安中心的獸醫人員會巡查輸出食用牲口到香港的註冊農場,以了解農場的飼養守則。鑑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獸醫公共衞生組在二零二二年改以問卷形式調查了內地60個註冊及備案農場的最新情況。這些農場包括家禽農場、豬場、牛場、羊場,以及食用水產養殖場。

二零二二年檢驗的本地和進口食用牲口數目

牲口類別 已檢驗的牲口數目(在屠房進行檢驗) 已核實的動物衞生證明書數目
1,084,748頭 24,816份衞生證明書及
8,807份本地豬隻入場許可證
11,906頭 1,257份衞生證明書
1,299頭 12份衞生證明書

《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化學物殘餘)規例》(第139N章)禁止使用某些化學物(包括鹽酸克崙特羅),並限制食用牲口體內某些化學物的殘餘量。二零二二年,食安中心收集了29,996個食用牲口樣本,作獸藥殘餘測試。年內,沒有豬隻的尿液樣本驗出含違禁化學物或組織樣本驗出含有受管制化學物。

檢疫偵緝犬小組負責在各陸路邊境管制站打擊非法進口生肉及蛋類活動。這些食品由入境旅客攜帶及貨車運載入境。由於來歷不明的肉類及蛋類可能含有經接觸或動物傳染的病原體(例如O157型大腸桿菌和禽流感病毒),小組須防止該等食品輸入香港,以保障市民健康。現時小組有七隻檢疫偵緝犬。

在動物源性食品出口方面,食安中心在二零二二年簽發了1,419份獸醫衞生證明書,涉及的食品包括雪糕、月餅、中式點心、奶類飲品及即食麫。這些食品輸往內地、澳門、澳洲、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英國和美國。

回到頁首

風險評估

在以風險為本的食物安全管制模式中,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及風險傳達的科學依據。風險評估是根據現有的科學證據,有系統地評估和分析食物源性危害可對人體健康構成的不良影響及其嚴重程度。一般風險評估工作包括四個步驟,分別是確定食物危害、分析危害的特徵、評估市民受影響的程度,以及分析食物風險的特徵。

食安中心的風險評估工作主要包括調查、研究計劃和文獻研究。此外,食安中心每天監察和評估在本港和外地發生的食物安全事故及有關事宜,以便迅速和主動採取措施,防止市民的健康受到危害。

回到頁首

風險評估研究

二零二二年,食安中心公布了數項風險評估研究的結果,包括"熟蔬菜在存放期間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三文治的微生物質素",以及"點心的鈉含量"。

食物消費量調查

食物消費量資料(例如本港市民進食食物的種類和分量)對評估本地食物安全風險極為關鍵。食安中心在二零二二年第四季就涵蓋中小學學生的較年輕羣組食物消費量調查完成了主要的實地調查工作。

回到頁首

營養標籤

為協助業界及化驗服務機構了解和遵守《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第132W章)有關營養資料標籤的規定,食安中心為業界提供網上資源(包括技術指引、業界指引、常見問題和營養標籤計算器等)、電話熱線和支援熱線服務。食安中心又通過社交媒體平台等不同渠道,為社會各界舉辦與營養標籤有關的宣傳活動。

營養資料查詢系統

營養資料查詢系統是一個網上資料庫,貯存超過7,600款公眾關心和感興趣的食品的營養資料,包括能量資料和20多種營養素資料,免費供市民檢索。這個系統有兩項功能:"食物營養搜尋器"可供瀏覽或檢索個別食物或營養素的資料;"食物營養計算器"可根據系統的數據,估計從選定食物攝取的營養素分量。查詢系統提供的資料只供個人參考,以協助使用者選擇有益健康的食物,不得作商業用途。

回到頁首

食物安全標準

釐定食物安全標準是食物安全風險管理的重要一環。在訂定本港新的食物安全標準時,食安中心參考了食品法典委員會所訂的國際食物標準、國際認可機構(包括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世衞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以及糧農組織/世衞農藥殘留聯席會議)的科學評估結果,以及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做法。

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的其中一項政策措施是分階段審視和更新有關食物中添加劑的食物安全法例,以進一步加強食物安全。首階段涵蓋食物中的防腐劑和抗氧化劑。食安中心於2022年檢討了《食物內防腐劑規例》。在進行檢討時,食安中心參考了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及內地和其他主要食品貿易伙伴的規管安排,亦有考慮本港市民的膳食習慣。此外, 食安中心已初步完成審視《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第132AF章)中有關食物內獸藥殘餘的標準。

回到頁首

風險傳達

與持份者保持有效溝通,以及維持食物業界、市民和政府三方合作,是確保本港食物安全的關鍵。食安中心轄下設有傳達資源小組,向市民和食物業界傳達食物安全風險資訊。除借出教材、展板和視聽資料之外,小組於年內舉辦了156場教育講座和36場巡迴展覽。此外,食安中心於年內定期舉行業界諮詢論壇,與業界就各項食物安全事宜和管制措施交換意見。

食安中心積極推動食物業界採用"良好衞生規範",以期為製作安全的食物提供所需的作業和環境條件。為協助餐飲業的全職、兼職及臨時食物處理人員了解"良好衞生規範"的重要概念,食安中心推出名為"安樂查飯"的新專題網頁(cfs.gov.hk/safekitchen),利用影像和短片,以淺明的方式闡釋有關概念。此外,食安中心推出新網頁"家家食安心"(cfs.gov.hk/safefood),教導公眾認識食物過敏、營養標籤、廚餘,以及食源性抗菌素耐藥性,並向他們推廣在家中煮食或出外用膳時如何輕易實行"食物安全五要點"。

《2021年食物內有害物質(修訂)規例》(《修訂規例》)已於二零二一年七月獲立法會通過。《修訂規例》將分兩階段實施,其中將部分氫化油列為食物中的違禁物質及相關標示規定的條文定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一日生效,其他修訂條文則一律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一日生效。食安中心一直透過宣傳資料和業界會議,與食品業界就《修訂規例》進行溝通。

食安中心於六月展開以"廚世界,徹底洗手吧!"為題的食物安全日2022全年活動,提醒食物業界和大眾,良好的手部衞生是減低病毒在食物鏈傳播的不二法門。食安中心也聯同地區康健中心舉辦健康講座和訓練活動,以及於全港各地區康健中心播放教育影片,提高大眾有關手部衞生和食物安全的意識。

風險傳達組還設有多項機制,適時主動向市民及業界提供食物安全資訊,例如可迅速向業界發送食物事故信息的快速警報系統;上載於食安中心網站的《食物安全焦點》電子月刊;以及分別為市民和業界編製的《食物安全通訊》和《食物業安全廣播站》季刊。

二零二二年風險傳達活動摘要

項目 二零二二年數字
舉辦教育/宣傳活動數目 10項
製作宣傳資料數目 55份
參加公眾教育/交流活動的總人數 49,016人次
處理公眾查詢數目 3,537宗
舉辦"食物安全重點控制"研討會/工作坊數目 33個
追蹤/訂閱食安中心社交媒體專頁的總人數 33,945人次
發出食物安全電子信息 24份
時令食品調查
賀年食品
粽子
月餅
大閘蟹
臘味
盆菜
專項食品調查
夏季食物監測(包括即食食物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李斯特菌、蠟樣芽孢桿菌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
肉類中的二氧化硫

食安中心為特定行業,包括盆菜供應商、安老院舍、學校與幼兒中心的膳食供應商,以及售賣燒味、供應飯盒、壽司、刺身、生蠔、生吃肉類和冰凍甜點的食物業處所訂出推廣計劃,為有關人員舉辦工作坊和研討會,並提供教材。

回到頁首

世界衞生組織合作中心

食安中心自二零一零年十月起獲指定為世衞食物中化學物風險分析合作中心(合作中心),而最近一次獲指定為合作中心是在二零二二年十月,為期四年至二零二六年。作為合作中心,食安中心繼續協助世衞的公眾健康工作,特別是有關區域內的食物安全事宜,並支持世衞推行指定範疇內的活動。

回到頁首

防治蟲鼠

食環署是政府的防治蟲鼠顧問,負責處理影響公眾衞生的蟲鼠問題。在防治蟲鼠的工作上,本署採用綜合的方式,一方面善用除害劑,另一方面持續改善環境衞生,同時參照世衞的最新建議,不斷優化防治蟲鼠的方法和技術。此外,本署與防治蟲鼠業界緊密合作,交流意見,共同維持業界防治蟲鼠工作的專業水平。

監控媒傳疾病

香港需要提防瘧疾、登革熱、寨卡病毒感染、日本腦炎、基孔肯雅熱、鼠疫、叢林斑疹傷寒、蚤傳斑疹傷寒、斑疹熱及漢坦病毒感染等媒傳疾病。本署與衞生署、房屋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漁農自然護理署、民政事務總署等部門合作採取適當的病媒防控措施,並會在接到媒傳疾病的報告後立即展開調查。

回到頁首

蚊患的風險評估及監察

由於本港不斷受到登革熱的威脅,因此本署持續監察本地登革熱病媒蚊子在社區及港口地區滋生的情況。自二零二零年四月起,本署採用新設計的誘蚊器取代誘蚊產卵器,用以監察病媒蚊子,並向有關方面和市民公布從監察地區錄得的誘蚊器指數和密度指數,從而推動市民參與防治病媒,同時提高他們對蚊患的警覺。在二零二二年,登革熱病媒監察計劃覆蓋的地點為64個。如分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超逾10%,本署便會為區內誘蚊器收集的蚊子進行測試,以確定是否帶有登革熱病毒。二零二二年,社區的平均誘蚊器指數和平均密度指數分別為5.2%和1.4,顯示在整個監察計劃的覆蓋範圍內,有5.2%地方發現白紋伊蚊的活動,而每個有白紋伊蚊的誘蚊器內平均收集到1.4隻成蚊,略高於二零二一年的數字。社區的每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每月指數)最高為21.1%(在六月份),而港口每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最高為4.8%(在六月份)。為對付傳播瘧疾的蚊子,本署制訂長期防治計劃,在約600條溪澗進行防治工作。二零二二年,防治工作取得滿意成果,本港並無瘧疾傳播。

本署由二零一三年開始推行日本腦炎病媒監察計劃,在元朗區選定地點,監測三帶喙庫蚊的分布情況。有關計劃在二零一五年十月擴展至七個不同地區,並在二零一八年進一步擴展至八個地區。二零二二年內捕獲337隻三帶喙庫蚊,所有樣本都沒有發現帶有日本腦炎病毒。

年內,本署進行了825,930次巡查,發現及清除了72,252個蚊子滋生地方,並發出44封警告信及192張傳票。對於任由蚊子在其處所滋生的人士,本署亦採取了法律行動,予以檢控。

本署增調多支滅蚊隊伍持續進行滅蚊工作,四個防治蟲鼠視察小組亦加強巡查建築地盤及針對蚊子滋生地點採取執法行動。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署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就處所內發現蚊子滋生共提出192次檢控,其中172宗個案涉及建築地盤,20宗涉及其他處所。本署亦調撥額外資源進行全港密集式防蚊滅蚊工作,包括由二零二二年三月十日起進行全城防蚊及滅蚊行動,以期抑制成蚊的數量。另外,本署每月於網頁公布各個監察地區兩個階段的誘蚊器指數和密度指數。自二零二一年五月開始,本署網頁提供地理資訊地圖的連結,市民可透過互動地圖,閱覽各監察地區的詳細覆蓋範圍和知悉蚊患的最新情況,以便市民、相關政府部門和物業管理公司適時採取防蚊措施。此外,本署已加強宣傳,提醒市民無論在任何季節也須防治蚊患。

滅蚊運動

二零二二年的跨部門滅蚊運動分三期進行,藉以加強滅蚊措施。相關的教育和宣傳工作亦繼續進行。

回到頁首

鼠患的風險評估及監察

本署由二零零零年開始進行鼠患調查,以掌握鼠患情況。鼠患參考指數是以統計鼠餌被老鼠咬囓的百分率而得出。本署根據不同地點在不同時間錄得的鼠患參考指數,評估有關地點的鼠患情況,從而迅速採取相應行動,防止鼠隻大量繁殖。二零二二年,本港的整體鼠患參考指數為3.3%,顯示調查地點的鼠患於調查期間並不普遍。鑑於現時的鼠患調查和鼠患參考指數皆有其限制,本署正與一所本地大學研究是否可以納入多項數據,以制訂更具代表性的「綜合鼠患指數」。

本署定期進行巡查和滅鼠工作,以防治鼠患。年內共處理10,763宗鼠患個案,發出48封警告信,以及收集77,232隻死老鼠(捕獲45,422隻和毒殺31,810隻),並堵塞超過20,418個鼠洞。

此外,本署在各海旁區及口岸區進行鼠蚤調查,以評估鼠疫傳染給人類的風險。二零二二年,整體鼠蚤指數為0.4,顯示鼠疫傳染給人類的風險屬低。本署已即時將結果通知相關政府部門及持份者,並就防治鼠患及蚤患提供技術協助,以便即時採取防控措施。本署亦在固定小販牌檔和小販市場進行鼠蚤調查,整體的鼠蚤指數為0.01。(註:世衞指出,鼠蚤指數高於1的國家或地區如出現鼠疫桿菌,鼠疫傳染給人類的風險會較高。)

滅鼠運動

除了例行的防治鼠患工作外,本署每年都會舉辦跨部門全港滅鼠運動,透過不同途徑,包括專題講座和展覽,推動市民參與防治鼠患。此外,本署於五月在各區進行了為期八星期的目標小區滅鼠行動,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加強各目標小區的滅鼠工作、潔淨服務及執法行動,以杜絕鼠患。本署提供各區個別後巷的中段數據,以適時採取跟進行動。自二零二一年第二輪滅鼠行動開始,本署在不同分區試行加強版行動,擴大滅鼠範圍,涵蓋更多公眾街市和市政大樓、小販市場、鄰近食肆的後巷等鼠患黑點,進行大規模和針對性的滅鼠行動。行動有效強化了地區防治鼠患工作的成效。二零二二年十月,行動改名為"策略性滅鼠行動",以加強版模式在所有分區全面推行,針對鼠患嚴重的目標小區部署防治措施,以維持治鼠成效,策略性地改善地區的鼠患情況。

本署全力支持由環境及生態局牽頭、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各界攜手,全港滅鼠行動"。該行動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展開,環境及生態局和本署於十二月中相繼約見不同持份者,包括滅蟲業界、物業管理業界、餐飲業界、街市商販和小販組織、建築業組織等,鼓勵他們一同參與滅鼠行動。

本署會繼續加強與各政府部門和地區組織合作,以促進宣傳和公眾教育,從而在社區層面更有效地傳遞防治鼠患的信息。

防治蟲鼠方面的科技應用

本署積極研究及測試不同技術,以提升對蚊患和鼠患的監察和防控工作。在防治成蚊方面,本署在機電工程署的協助下,成功研發把超低微量冷霧噴灑器安裝在活動平台上,以方便於大範圍和工作人員難以抵達的地點進行噴霧處理滅蚊。在二零二二年五月,本署分別調配了三台機械噴灑器供西貢區、沙田區和元朗區使用。

在防治鼠患方面,本署以熱能探測攝錄機攝取錄像,配以人工智能技術,監察老鼠的活動範圍,這種技術可有效監察老鼠活動。在目標小區/策略地點的滅鼠行動期間和行動前後,本署採用熱能探測攝錄機,協助監測老鼠的行蹤,以便適時介入處理,並量化評估滅鼠行動的成效。

夜間防治鼠患行動

由二零二二年七月中起,本署陸續在全港各區展開夜間防治鼠患行動,包括成立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以及在深夜時段放置捕鼠器。由於老鼠通常在夜間活動,夜間防治鼠患行動顯著提升了鼠患黑點的防鼠及滅鼠工作成效。

回到頁首

機場的病媒監察工作

香港國際機場客貨運量龐大,馳名國際。為確保機場沒有登革熱和鼠疫病媒,本署一向按照國際衞生規例的規定,在機場設立多個監測站。二零二二年,本署進行了約700次蚊患調查,港口每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持續低於2.0%,而鼠蚤調查錄得的鼠蚤指數則為零。

回到頁首

跨境合作

疾病傳播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廣東、珠海、深圳、澳門及香港已建立緊密的聯繫,防控疾病及病媒。儘管二零二零年初以來,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粤港澳三地專家透過會議和交流計劃進行的定期溝通因而暫停,但三地仍就港珠澳大橋交換監察結果,以更了解在各自管轄範圍內的病媒分布情況。

回到頁首

其他防治蟲鼠工作

除蚊子和老鼠外,本署也對其他害蟲,例如蒼蠅、蚤、蟎、蠓、蟑螂、蟻、黃蜂和蜱,進行防治工作。二零二二年,本署施用除害劑滅蟲49,946次,並派員巡視垃圾收集站、後巷及衞生黑點,按需要噴灑殺蟲劑和清除招惹蒼蠅的物品。

回到頁首